推荐自己产品的替代品 – 聊聊独立开发者的胸怀

近期刷到一条推文,作者提到了一款产品的独立开发者,在产品介绍博客里面提到了产品的替代方案;这一举动被作者认为是开发者的胸怀宽广,换作他自己可能做不到。

这款产品叫“沉浸式翻译”,在这篇博客中提到了产品的替代方案如下:

如果你需要替代方案的话,我推荐以下两个开源的沉浸式翻译双语网页翻译扩展替代品:
可可翻译,GPL3 许可证,已上架商店。
简约翻译,GPL3 许可证,暂未上架商店。

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,作为独立开发者,谁不想使用自己产品的用户越来越多,也不想被其他独立开发者抢去用户,同时也希望知道同类产品的用户越来越少,自己“闷声发大财”,所以一般独立开发者不去推荐自己产品的替代品,这种心态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
但是独立开发者推荐自己产品的替代品,是一件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么?

我第一次发现一款产品在自己的官网上推荐替代品,还是少楠的 flomo 浮墨笔记;那个时候,真的觉得眼前一亮,因为我从来没有看到有别的产品这么做,也是感叹产品作者的胸怀。

flomo 浮墨笔记在官网底部写到:flomo 只专注于记录与整理想法,拒绝 All in one,并对不同细分领域的第三方笔记产品进行了推荐:
滴答清单:任务管理推荐;
Notion:团队协作知识库推荐;
Xmind:思维导图推荐;
Craft:文档写作推荐;
幕布:大纲写作推荐;(幕布在没有被 flomo 团队收购之前就出现在此推荐列表中)

我第二次发现一款产品在自己的官网上推荐替代品,也还是少楠的小报童;小报童是一款 Newsletter 类的产品;我想或许只有少楠这样的产品理想主义者才会做的事情。

小报童在官网底部写到:
不做社群工具:专注帮助内容创作,无社群;如需社群工具可考虑“知识星球”
不做广告变现:不提供广告变现模式;如需广告变现请考虑“头条号”“微信公众号”“百家号”
不做算法推荐:不通过算法博取大众眼球;如需算法推荐请考虑“小红书”“知乎”“哔哩哔哩”

xiaobot-app-recommends-other-similar-software

直到上一次看到有产品在自己的官网上推荐替代品:《Quaily 的替代品》;Quaily 是独立开发者 Lyric 的一款 Newsletter 产品;Lyric 在博客中详细阐述了自己打造 Quaily 产品的初衷和方向,“会做的事情”和“不会做的事情”,不会做的事情这块推荐的替代品有哪些。

我一直认为独立开发者推荐自己产品的替代品,更多是所谓的胸怀和自信,又或者是某种产品气质。

直到我看到 Quaily 也在开头提到的那篇推文底下回复了“推荐替代方案的时候也是阐明产品定位和原则的好时候”,回过头来再去阅读 Lyric 的那篇《Quaily 的替代品》,一下子让我有了新的认知。

推荐大家去阅读这篇博客,尤其是对于刚上路的独立开发者来说,一定会有很多做产品的启发和收获。

Lyric 在这篇博客中提到:

1、做产品的信心。
作者认为 Quaily 一定会成为他自己心中最好的内容出版或 Newsletter 产品,不仅仅从自信心的角度上来看,实际上作者对于产品的开发、迭代、优化就可以看得出作者是一步一个脚印。

2、做产品的出发点。
作者认为做 Quaily 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为起点开发的。这是我非常认同的独立开发者做产品的出发点,只有当你自己开发的产品是你想要的,满足自己的需求,是自己一直想要不断的开发、迭代、优化的产品,这样才能长久保持你的动力与激情。

3、产品并不能满足所有人。
作者提到:一个产品要满足所有人的品味是十分艰难,就像干净的饮用水和空气中不会尝出任何味道。一个产品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更是一百分艰难,目前尚未在人类社会中见过这样的东西。所以,与其列出 Quaily 对比其他产品的优势,去“骗”大家来用,不如说清楚 Quaily 迭代的方向。

All in One 其实是一个伪命题,小而美才是王道。作为独立开发者,一定要去做垂直领域、细分场景的产品。

4、基本原则。
Quaily 总是优先考虑创作者。Quaily 尽力给读者最好的体验。

产品需要优先考虑创作者这一用户群,并且用户体验至上。你的产品一定是给到用户去使用的,如何定位和服务好最优先的用户群体,非常重要;同时产品的用户体验,无疑是基本原则。

5、愿景。
Quaily 的想法是给创作者提供一个体验良好、开箱即用的创作环境。这个环境不仅包括提供作为工具的一系列功能,也包括内容的传播、内容的迭代、创作者与读者的互动。基于这样的目标,会容易理解 Quaily 的功能设计。

清晰的愿景,一下子就明确了产品的功能开发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。

6、会做的事情。
以开箱即用为目标,处理好那些繁琐的事情:包括 Email、支付、SEO 等等。核心功能尽可能把体验做到最好。提供开发者友好的 API、工具、SDK。与 AI 以及第三方工具的集成。

哪些事情会做,有清晰的目标,会让自己的精力更加集中和专注。

7、不会做的事情。
基于意识形态和竞争关系进行内容审核;在你的文章附近放置其他人的相关文章;吓人一跳的订阅对话框;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;主题和样式定制;自行托管的开源产品;单篇文章售卖;发行 NFT 作为会员凭证。

对于独立开发者来说,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,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,划定好产品的边界,让自己不会迷失在这也想做、那也想做,最后啥都没有做成的汪洋大海中。

我们再回头来看“推荐自己产品的替代方案”这个话题,这种为他人点灯的行为,并不仅仅是理想主义产品经理的胸怀与自信,也不仅仅是所谓的产品气质。

你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用户流向更好的产品,没有你的推荐,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,这说明你的产品还不够好,或者不足以满足用户的需求,给用户带来的感受还不够,同时你的产品与替代品并没有什么两样,没有太多的差异化,而且同质化的功能做的还没有别人好。即使你的产品暂时还没有替代品,如果你一直能够做下去,有一定的用户,将来一定会有其他替代品。

当你通过“推荐自己产品的替代方案”这一过程,能够让自己清楚的明白:开发的产品区别于替代方案,自我定位逐渐清晰,有哪些优势和劣势,有哪些要做与不做,坚持的原则与期待的愿景。推荐同行产品的同时,给自己的产品做一次深度思考与盘点,会让你的产品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走得更稳、更远。

产品思考

竹白即将下线,为什么国内的创作者平台中 Newsletter 产品这么难做?

2025-3-29 17:22:04

产品思考

推荐自己产品的替代品 - 聊聊独立开发者的胸怀

2025-4-25 18:54:15

搜索